VOCs作为PM2.5和O3重要前体物和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施工参与物,其不仅能与SO2、NOx等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也能与大气中好的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的·OH和O3等强氧化剂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严重污染区域大气环境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煤化工VOCs安全高效控制与减排亟待解决。针对煤化工VOCs污染控制难题,本文综述了现阶段煤化工VOCs排放现状、管控措施、控制技术及筛选与评价方法,并对其减排提出了建议。近年来,由于受到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作用,现代煤化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大型装备制造能力显著提升,自主化率达到90%以上。
提出了煤化工VOCs的减排思针对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施工煤化工VOCs污染控制难题,本文介绍了煤化工VOCs排放现状和当前国内外管控好的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措施,系统地分析了VOCs控制技术,论述了煤化工行业RTO设备治理废气的可行性办法,提出了煤化工VOCs的减排思路。当前,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现代煤化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其对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目标、丰富化工原料来源、调整能源供应模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具有深远现实意义,但在现代煤化工各生产工艺环节中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对当前大气质量产生多重环境效应。
气化、液化、甲醇制烯烃/乙二醇等技术工艺整体达到水平;煤化工基地化、园区化初具规模,相继布局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施工形成蒙东、蒙西、新疆准东、新疆伊犁、宁东、陕北、云贵等产业集群区,有效提高煤炭资源集好的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中利用程度。VOCs相比SO2、NOx等常规大气污染物具有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来源广泛、涉及众多行业领域等特点,且排放类型以无组织为主,排放量难以核算。由于此前未将VOCs纳入环境监测体系,相关统计数据缺失,根据估算,2010年和2014年我国VOCs理论排放量约为1363万t和1700万t,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68%,预计2020年我国VOCs排放量将达到2466万t,可见VOCs减排形势严峻。煤化工作为VOCs减排重点行业。
由于热氧化好的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温度必废气处理光催化氧化施工须控制在800℃~1 000℃范围内,因此,间壁式热交换必须由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所以间壁式热交换器的造价相当高,而这也是其缺点所在。此外,材料的热应力也很难消除,这是间壁式热交换的另外一个缺点。蓄热式热氧化器,简称为RTO,在热氧化装置中计入蓄热式热交换器,在完成VOC预热后便可进行氧化反应。现阶段,蓄热式热氧化器的热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5%,且其占用空间比较小,辅助燃料的消耗也比较少。由于当前的蓄热材料可使用陶瓷填料,其可处理腐蚀性或含有颗粒物的VOC气体。